回顧一下2009至今..一躍而成大家掛在嘴邊的話題者..莫過於FACEBOOK這個超人氣社群網站..
回想09年..從微網誌帶起的風潮開始..曾幾何時 我們的報告內容轉變了!開始不離FACEBOOK的小遊戲與新功能..FACEBOOK的行銷與創意..慢慢的大家的生活都被臉書給入侵..時間也奉送不少在上面..
又莫名 連藝人上通告都在討論臉書..新聞記者也天天上臉書挖流行的話題;廠商客戶們紛紛搶食這塊大餅..一波接一波 各網站都想要有臉書的遊戲與宣傳;也因此咱們的技術部也多了新課題,創意的行銷手法班到社群平台上 發展成更多元更歡樂的快速傳播手法—
而在接著的商業結合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下,FACEBOOK一躍成為台灣最紅最有傳撥力的平台..
使用者也持續暴增..年齡層的擴展導致你的親戚朋友為了怕被說遜..也不得不加入來一探究竟。
但 這樣的當紅炸子基在台灣的一頭熱效應下..究竟會延燒到什麼程度?又或者已經有退燒的隱憂?
來看看以下幾篇報導的說法….
——-
人氣越來越高漲的網路社群網站,也逐漸成為廣告界的明日之星,有越來越多的廣告商對於這塊市場寄於厚望,並且紛紛投入這新興廣告市場,尤其是在社群網站的兩大龍頭Myspace跟Facebook,有哪些吸引消費者的廣告手法,讓我們一探究竟!
有 鑑於傳統廣告效益不彰,在可以與人群平凡互動的互動式廣告就運用的比較平凡。互動式廣告泛指所有像是遊戲置入廣告、置入式廣告等,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是 Facebook理熱門遊戲-開心農場與美粒果結合的遊戲置入廣告,並且搭配購買美粒果商品還贈送農民幣的利誘下,讓美粒果在飲料商品銷售淡季賣出紅盤, 又因開心農場系統出包引發許多討論與報導,又讓美粒果賺到不少公關宣傳。
Facebook還有「粉絲團」的強大宣傳功能,廠商只需要註冊其頁面就可以成立粉絲團的功能,不僅可以公開宣傳最近活動訊息,還可以靠網友口耳相傳加入,型成一個拉一個形成龐大的粉絲團。對於廠商來說,這樣可以直接面對對商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做宣傳,像許多知名品牌如統一星巴克、7-11便利商店。 而相較Facebook積極經營提供給廠商直接有利的宣傳管道「粉絲團」,Myspace在這樣的功能經營上就略顯不足,也沒有直接類似的管道提供給廠商 合作,這點Myspace可以考慮跟進,積極的經營這樣的管道,不僅可以增加更多收益,對使用者不失為是一個獲取產品資訊的管道。
——節錄[廣告新時代 人氣社群網站廣告市場新寵兒(2010/3/29)]記者/王貞驊
這篇分析了目前兩大社群網站的利弊..而目前看來臉書的廣泛性發展的確穩坐龍頭地位..相較於此著重音樂性的Myspace就略遜一籌… 在臉書幾個強大宣傳功能下,各種廠商包括大部分的品牌及遊戲廠商都新增平台至此;不過,有利就有弊..快速竄紅之下仍舊是帶來一些問題…
——
09年台灣掀起Facebook風潮,一躍變成網路廣告的當紅炸子雞,市場規模占整體廣告總額6.9%。然而,令人出乎意料的是,即使是由Facebook領軍的社群網站,也無法成為社群網站的廣告市場的強心針,成長率不增反減。根據2010年eMarketer調查顯示,2009年社交網路廣告成長率從61%大幅下降至12%,而今、明兩年的社交網路廣告成長率也預估約在13、14%左右,可見社群網站的廣告成長力道趨緩。
Facebook被市場過度吹捧,造成社群網站廣告成長過度預期,而話題退燒後就得回歸基本面了。首先,社交網路廣告價格普遍較低,導致營收較低,再者則是社群網站的通病,廣告被訪客視若無睹,回應率低。線上廣告公司Undertone Networks的執行長Michael Cassidy曾直言表示,社交網站的使用者為的是跟朋友互動,無意對廣告作任何回應,在社群網站上買廣告,簡直是浪費大把鈔票。這顯示,社群網站的廣告得改變型態,不能再因循傳統的廣告模式了。
另一個較為人詬病的是,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問題。先前,Facebook預設選取Beacon廣告聯盟機制,透過該機制可追蹤使用者在網站上的活動或 購物行為記錄,再轉手提供給使用者的友人。如:A用戶回覆喜歡的電影,而好友B造訪其頁面時,將會跳出「A喜歡看阿凡達,那你呢?」等類似的廣告,以吸引 使用者目光,藉由共同的族群進行「聚焦廣告」(targeted advertising)。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淪為廣告主的行銷利器,受到使用者強力的抨擊。
那麼該怎樣才能善用社群網站特性,成功將人潮變成錢潮呢?Web2.0時代,社群網站應是參與式行銷的平台。因此,廣告主必須吸引使用者與品牌互 動,再藉由好友間的分享與推薦,透過使用者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不斷的擴散開來,並做雙向的互動和溝通,讓使用者參與行銷。如透過Facebook的品 牌粉絲專頁,與使用者創造互動與黏性,再結合網路行銷活動,把廣告由虛擬世界帶回現實。
社群網站的廣告市場仍大有可為,豐富的個人空間、線上遊戲、交友互動等機制,等於是有更大的基礎去蒐集使用者的資訊和喜好,累積使用者的行銷資料 庫。若再加上標籤或關鍵字搜尋的功能,則將廣告主的目標與使用者的需求做更好的媒合。當出現在頁面的廣告是使用者所需要的,那就不再是垃圾廣告,而是讓使 用者願意買單的資訊了。
———節錄廣告新時代 社群網站退燒後該怎麼走(2010/3/29) 記者/蔡育芝
看來使用者及業者也需要好好檢視一下有無善用資源,製造真正有用的正面話題傳播…
畢竟在臉書上宣傳資訊人人可用可造,消息也難以控管真偽及方向;如何建立有效的有系統性的行銷規模..
真正利用這個免費的平台創造商機,而不要淪為一頭熱的栽入,安慰自我的散彈槍行銷–
也是一大課題。
回歸我們創意製作者的層面,在推手的角色上..也許應該讓自己成為拉著廠商走的那支手..
避免以習慣來鋪陳在社群網站上的表現…也許很難跳脫既有模式,不過當我們天馬行空的海棉吸滿..並衝出來製造出爆炸性的走法之時–那雙贏的局面就在眼前了!
加油吧!!!
PEACE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