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的觀察作業是有趣的漢字,那就先來說明一下日本漢字哪兒來的。
一般認為漢字是在西元五世紀時,由一批中國僧侶帶著大量佛經來到日本,佛經中的文字,就轉而成了日後的漢字;至於當時漢字的讀法也是依照這批僧侶口中念出的方式,有聽過道士念經的人就知道,經文發音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聽得懂地,也就造成了同一個漢字,完全不同念法的情形。
在當時日文是沒有書寫的系統,而是用一套源自<<萬葉集>>的標音系統,用一套指定的漢字,藉由漢字的發音來讓一般人可以記誦日文。而以草書字體寫成的<<萬葉集>>,日後就演變成了現在日本人用的平假名;至於片假名則是從漢字中的部分字塊拆出來的,所以漢字可以說是日文字的始祖啊!(還不快去聯合國註冊專利發明)
但是到了西元1946年的時候,日本人為了走出自己的路,開始了所謂「脫漢運動」,制訂了1850個「當用漢字」,除了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,就必須以平假名或片假名來代替,不准再使用了!隨著時代的演進,到了1981年時,因為發現「當用漢字」其實是不夠用的,又陸續增訂了個「常用漢字」,而漢字使用的規定也放寬到一般社會大眾認得的漢字為主,不再強制漢字的使用。
另外,日本人也採用中國傳統六書中的「形聲」與「會意」,創造出來在日本才看得到的漢字,這些漢字不同於對岸的簡體字,而是日文中才會使用到漢字,稱為「國字」或「和製漢字」,例如:辻(同漢字的過,十字路口)、畑(旱地、田地)等。日本人的漢字中,有些意義和原本漢字文意不同的,則稱為「國訓」,例如:沖(日文是岸邊的意思)、椿(日文是山茶花的意思)
接下來就來看看我拍到的有趣漢字吧!(最近發現幾個flickr的api可以用一些特別的slide播映照片,一起分享囉~)